EOS 5DS/TS-E 17mm f/4L/焦距:17mm/手動曝光(F11,1/160秒)/ISO 100/曝光補償:+0.5/白平衡:色溫5300K
EOS 5DS相機高質量的還原了建筑物結構和豐富畫面細節。 這款移軸鏡頭在建筑攝影中能帶來夸張視角的同時,又減少了透視變形,是建筑語言表達的一個有力手段。這張作品是在保持機位不變的情況下,通過對鏡頭的偏移操作,分別對建筑的上、下部分進行拍攝,再通過后期拼接,最終得到了畫面尺寸為全畫幅2倍的呈現。展現我們人眼無法直觀看到的景象,還原現實又升華現實,使建筑物的形狀和結構顯得新鮮而有趣。
EOS 5DS/TS-E 17mm f/4L/焦距:17mm/手動曝光(F11,1/160秒)/ISO 100/曝光補償:+0.5/白平衡:色溫5300K
EOS 5DS相機高質量的還原了建筑物結構和豐富畫面細節。 這款移軸鏡頭在建筑攝影中能帶來夸張視角的同時,又減少了透視變形,是建筑語言表達的一個有力手段。這張作品是在保持機位不變的情況下,通過對鏡頭的偏移操作,分別對建筑的上、下部分進行拍攝,再通過后期拼接,最終得到了畫面尺寸為全畫幅2倍的呈現。展現我們人眼無法直觀看到的景象,還原現實又升華現實,使建筑物的形狀和結構顯得新鮮而有趣。
EOS 5DS/TS-E 45mm f/2.8/焦距:45mm/手動曝光(F11,2.5秒)/ISO 100/曝光補償:-0.3/白平衡:色溫(4850K)
這張作品攝于廣州珠江新城。照片使用的是EOS 5DS相機和TS-E 45mm f/2.8鏡頭。45mm接近人眼的正常視角,平實地展現建筑空間關系,表達建筑語言。這里選擇在傍晚黃金時間進行拍攝,城市燈光與天空的色溫形成反差,展現夜幕下的繁華都市。
EOS 5DS/TS-E 45mm f/2.8/焦距:45mm/手動曝光(F11,2.5秒)/ISO 100/曝光補償:-0.3/白平衡:色溫(4850K)
這張作品攝于廣州珠江新城。照片使用的是EOS 5DS相機和TS-E 45mm f/2.8鏡頭。45mm接近人眼的正常視角,平實地展現建筑空間關系,表達建筑語言。這里選擇在傍晚黃金時間進行拍攝,城市燈光與天空的色溫形成反差,展現夜幕下的繁華都市。
使用EOS 5DS和EOS 5D Mark IV,得益于其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和便捷的操控性能,使我能快速應對建筑空間攝影中多種類型的拍攝,捕捉瞬息變化的光影。在商業項目拍攝過程中,EOS 5DS和EOS 5D Mark IV色彩還原如實、畫面細膩,便于后期進一步修飾。EOS 5DS的約5060萬有效像素,更有利于展示建筑空間細節,而EOS 5D Mark IV配備支持觸摸操作的清晰顯示液晶監視器II型,不僅使得實時顯示拍攝下的畫面一目了然,而且能夠大大提高拍攝效率。特別是在拍攝夜景下的建筑時,可將畫面放大10倍后,通過觸摸對焦功能完成拍攝。拍攝時利用三腳架,在實時顯示拍攝中將驅動模式設置為“自拍定時器:2秒”進行包圍曝光拍攝,不僅能有效解決抖動問題,而且能夠釋放一次快門完成3種曝光,為后期處理提供便利。佳能TS-E移軸鏡頭能有效地控制高層建筑的透視變形,方便直觀的構圖取景。它的高畫質能高質量地還原現實空間環境。TS-E移軸鏡頭組豐富的焦段,能更好地解構建筑結構和空間關系,適用于不同的建筑敘事語言,還原現實又升華現實。
1987年生于山東滕州。2012年廣州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碩士畢業;廣州美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外聘講師。2010年創辦PIXNUT-STUDIO,長期從事于建筑空間和商業攝影,服務于多家知名建筑、燈光、室內、廣告設計公司和地產公司。出版物:《BEYOND DESIGN-2010 Shanghai Expo》、《Architecture and Space Design》、《特區一村-中國城市化的大芬樣本》、《id+c》雜志。
使用EOS 5DS和EOS 5D Mark IV,得益于其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和便捷的操控性能,使我能快速應對建筑空間攝影中多種類型的拍攝,捕捉瞬息變化的光影。在商業項目拍攝過程中,EOS 5DS和EOS 5D Mark IV色彩還原如實、畫面細膩,便于后期進一步修飾。EOS 5DS的約5060萬有效像素,更有利于展示建筑空間細節,而EOS 5D Mark IV配備支持觸摸操作的清晰顯示液晶監視器II型,不僅使得實時顯示拍攝下的畫面一目了然,而且能夠大大提高拍攝效率。特別是在拍攝夜景下的建筑時,可將畫面放大10倍后,通過觸摸對焦功能完成拍攝。拍攝時利用三腳架,在實時顯示拍攝中將驅動模式設置為“自拍定時器:2秒”進行包圍曝光拍攝,不僅能有效解決抖動問題,而且能夠釋放一次快門完成3種曝光,為后期處理提供便利。佳能TS-E移軸鏡頭能有效地控制高層建筑的透視變形,方便直觀的構圖取景。它的高畫質能高質量地還原現實空間環境。TS-E移軸鏡頭組豐富的焦段,能更好地解構建筑結構和空間關系,適用于不同的建筑敘事語言,還原現實又升華現實。
1987年生于山東滕州。2012年廣州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碩士畢業;廣州美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外聘講師。2010年創辦PIXNUT-STUDIO,長期從事于建筑空間和商業攝影,服務于多家知名建筑、燈光、室內、廣告設計公司和地產公司。出版物:《BEYOND DESIGN-2010 Shanghai Expo》、《Architecture and Space Design》、《特區一村-中國城市化的大芬樣本》、《id+c》雜志。